《智慧人生――日常推理之谜》
陈宗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版,25.00元
说来话长。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一所中学里当语文教师,开始对语言和逻辑的关系问题发生兴趣,写了两篇札记,请教高校一位逻辑学老师
就在“文革”那些特殊的岁月里,我花了七年时间,秘密地写成了《现代汉语逻辑初探》的书稿,1979年由三联书店出版。1978年初,我在北京修改书稿期间,曾经得到周礼全先生的指教,他还告诉我说,自然语言逻辑是当前国际上一门新兴的学科。此后不久,我来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跟随周先生从事自然语言逻辑的研究。
在周礼全先生看来,逻辑研究应当贴近人们的日常思维,从而更好地发挥逻辑的工具作用。而“目前形式逻辑的根本缺点就是理论脱离实际”,不能解决人们日常思维中的逻辑问题。周先生认为研究自然语言逻辑是改进形式逻辑的重要途径,在周先生的倡导下,中国的自然语言逻辑研究蔚然成风。我和王维贤、李先?二位先生以及几位青年朋友一道,先后出版了《语言逻辑引论》《汉语逻辑概论》等著作。周先生主编《逻辑――正确思维和成功交际的理论》一书,我也是参加者之一。
在研究语言逻辑的过程中,我还常常进一步地思考:人们的日常思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它就是像逻辑教科书上所说的那样推理吗?日常思维是不是都在使用语言?推理与人生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如此等等。我也曾多次分析自己的一些思维过程,想解开其中的谜团。
我在思考中认为,人们的日常推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除了思维和语言以外,还包含极其复杂的情境因素和心理因素。日常推理,特别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往往决定着推理者一生的命运。我越想越多,越想越具体,逐渐形成了一个思路,经过好几年理论和资料的准备之后,决定写作这本书。
我对日常推理最初的思考是:为什么相同的前提,不同的人会推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我的解释是:我们所说的“相同前提”是指相同的外显前提,而不同的推理者在推理的时候往往会加进自己的立场观点、性格、情感、意志以及情境认知等因素,它们是一些内隐前提,因而推出了完全不同的结论。这些内隐前提,特别是那些心理因素,往往说不清、道不明,神神秘秘,于是构成了“日常推理之谜”。所以在这本书中,我们着重讨论了内隐前提和内隐结论以及前提和结论都是内隐的推理,讨论了特定情境中的试推法和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倾向――悟。
所谓“推理”就是从前提到结论的认知过程。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思考都可以看作推理,至少其中包含有推理。推理与我们朝夕与共,并且相伴我们一生。这样简单的事实,决定了推理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推理决定着每个人的人生道路,而擅长推理的人将拥有美好的人生。擅长推理的人生就是智慧人生。
有人质疑说,推理真有这么大的作用吗?一个人的成功好像只同信念、性格、意志、素养、运气等因素有关,推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前所述,在人们的日常推理中,一个人的信念、性格、意志、素养等往往都是作为推理的内隐前提出现的。即使是运气,也包含有情境选择的推理。“运气”或曰“机遇”,它只给有准备的人,否则也会擦肩而过。
有人说,这些道理并不难懂,但是“知道”并不等于“做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事实确实如此,所以我们在书中讨论了“修炼内隐前提”问题。在日常推理中,人的性格、情感、意志、素养等因素都可以构成具有稳定性的内隐前提,支配着推理的结论,而这些前提则是推理者长期修炼的结果。日常推理是“知行合一”的具体推理,推理者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质,才会在人生推理中推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拥有美好的人生。
以上这些,可以说是我多年来的所学、所思、所得,我把它写成一本小书,希望它能够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切实有效地帮助人们进行日常推理,享受快乐而又成功的一生。
我在这里似乎有一个许诺:读了这本书就可以拥有快乐和成功的人生。是的,这是我的一点愿望。当然在事实上,由于读者各自的背景情境不同,对于本书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有别,因而能否如我所愿,那就又当别论了。
这本书除逻辑的内容以外,还涉及哲学、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可是我只想写成一本“小书”,并且努力写得简单明白,加上大量来自生活的推理实例,目的是想拥有更多的读者,并且让读者读得轻松愉快,乃至兴致盎然。当然,这也只是我的一个愿望。
这本书内容广泛,缺少形式化,似乎属于人生哲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逻辑。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看成一种应用逻辑或者逻辑的应用,也不妨看作逻辑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心智逻辑。从形式逻辑到语言逻辑,再到心智逻辑,或许是一条规律。
附:把自己当成别人
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智者,少年问智者:
“我怎样才能成为一个自己快乐也给予别人快乐的人呢?”
智者赠给少年四句箴言:
第一句:把自己当成别人;
第二句:把别人当成自己;
第三句:别人就是别人;
第四句:自己就是自己。
先说第一句:把自己当成别人。
“把自己当成别人”,意思是说:假定自己就是别人,以对方为中心,客观地为人处事,自己快乐,也使别人快乐。
这是一种换位思考。
换位思考亦即换位推理,特点在于转换情境假设,也就是把自己和对方的角色调换一下,并因此而改变推理的结论。
把自己当成别人,其蕴涵式大体为:
如果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么就不应当如此。
蕴涵式也是推理式。蕴涵即是推理,因为前件蕴涵后件,肯定前件就能够推出后件。
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人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别人。中国人民大学金正昆教授在北京大学讲演时,说这种人的存在价值就是让别人不爽。金教授十分风趣地说道:
比如你是个女孩,五一节回家,做了一个漂亮的发型,摇曳生姿,出现在室友和同学面前,你喜欢说好就说好,不喜欢就别说话,别吭气,人家愿意那个样子嘛。有的人就偏不。比如这个女孩叫马琳,有同学就会说:“琳琳,你的发型真好看。”琳琳听了很高兴,“谢谢”。“你的发型也很时髦”,“谢谢”,“但是你的裙子不好看。”(笑声)除以二,让你高兴去掉一半。
一男生,老爸从香港回来,给儿子买了一件夹克,是雅格诗丹,三五千的。一人问了:“什么衣服?”“英国牌子,雅格诗丹。”“多少钱?”“我爸在香港买的,听说三千。”“三千?北大南门有家小店,跟你这完全一样,二百!” (笑声)一句话叫你亏两千八,他就是让你不爽!
这种说话总是让别人不爽的人,金教授说他们是一些做人不厚道的人,刻薄的人,爱挑剔的人,是一般人不喜欢的人。
说这样话的人也许会辩解说:“我的话儿没错呀,实话实说嘛!”可是,如果你把自己设想为听话人,当你听到别人这样说,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肯定不舒服,甚至会愤怒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说话呢!”“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叫人跳。”说话让人不爽,主要不是技巧问题,而是缺乏“把自己当成别人”的心态。
“沟通是成功之桥。”所谓“沟通”,就是彼此了解对方,彼此设想自己就是对方。如果沟通成功,自己快乐,别人也快乐。
然而彼此把自己当成对方进行成功的“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双方都必须具备同对方“沟通”的条件和心理。比如说,你能听得懂对方说话的含义,理解对方此时此刻的思想感情,等等。否则,你怎么把自己当成对方呢?另一方面,如果你面对的是居于弱势的对话者,那么你就必须放下架子,把自己当成对方,用对方熟知的事情同对方沟通。否则,你不具备“沟通”的心理,同样使交际归于失败。
金教授的演讲还有这样一段精彩的内容,他说:
那天我和老婆回家都比较累,不想做饭,就到楼下吃,到一家店去。那店我经常去吃,菜做得很好,价钱很公道,也很干净,小妹很漂亮,态度也很热情哩!我和老婆在那里一坐,小妹就笑眯眯地过来了:“二位,要饭吗?” (笑声)我不爱生气,但不能保证老婆不生气。我赶快和稀泥,对那小妹说:“你看清楚了吗?我们两个长得像洪七公吗?”我想拿丐帮老祖幽她一默,没想到那小妹非常纯洁地问:“谁是洪七公?”(笑声)她不跟你过招,当你找人决斗没对手时,你多寂寞!拔剑四顾心茫然呀。
金教授说:“这就是‘沟通错位’,对话不在一个平台。你别觉得你自己的水平很高,你知识很丰富,你好心好意地去和别人沟通,可是别人不买你的账,有劲吗?这样的事还少吗?”
“沟通错位”的原因,无非前面说到的两方面:一是一方处于弱势,不具备沟通的条件,难以把自己当成对方;二是另一方没有“把自己当成对方”的心理,没有“以别人为中心”,而是“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强加于对方,因此难免会沟通失败。
在人生的旅途中,把自己当成别人,就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实际价值,而不至于一味地自我陶醉或者悲观失望。说得更为具体一些:在你感到痛苦不堪的时候,如果把自己当成别人,痛苦就会减轻,甚至释然;在你小有成就而欣喜若狂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别人,就会豁然醒悟,心境趋于平和。
――摘自《智慧人生――日常推理之谜》第七章